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

2018 年結


由於換樓時需要大量資金, 所以在2017 年暫停了月供股票計劃, 但當新居終於在8月順利入伙後,月供股票計劃亦都在9月重新開始, 剛好2018年遇著貿易戰等利淡因素, 股票市場已經回調了不少, 939 更比最高位調整達三成以上; 唯獨一支股票在我重新開始月供時的入貨價依然月比月高, 就是823, 記得我第一期月供823 的入貨價是$28.15 而最新一期的入貨價是$79.95, 足足升了2.8; 興幸自己當時選中一支好股票, 再回想不論是升到$40….$60…. $80… 總會心想升得那麼多, 等調整再買入”, 我相信若果不是月供股票, 買入823 的數量一定比現在持有的少….當然再閱讀 80 東昇之投資生活 823 詳細分析後, 更加會安心持有!

現在月供股票如下:
939; 823; 405 (每個月自行買入) 及 1398 (子女的儲蓄計劃)

至於展望2019, 應該會是回氣階段, 繼續月供儲蓄, 留待年尾至2020 年頭過了罰息期再加按轉按, 再將資金好好運用!


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2017 年結


回望2016年結, 2017的目標就是樓換樓, 2017年第四季終於達成目標, 換入三房單位

換樓三步曲
由於孩子選校(小一)已確定,所以換樓三步曲在7月份正式啟動, 由於需要跨區, 所以第一步先要在學尋找租盤, 方便步行回校, 最終租了一個步行回校只需要5分鐘的單位, 但由於正值暑期租務旺季,所以以$12000 租了實用299 呎的單位暫住一年 (原來299呎真係好細*O*), 8月中順利入住, 趕及開學. 同時亦將舊居放賣及留意心儀屋苑單位間格, 不過由於先買後賣要先付15% 印花稅, 所以會先賣舊居才可購買新居, 即是說如果有心水單位也要沽出舊居才能夠行動, 這就是現在換樓鏈不能啟動的主因.

幾經一輪磋商之後, 舊居終於在10月初沽出, 成交價雖然不是破頂價, 但也接近. 當簽完臨約後, 心情不是開心, 而是擔心, 因為往後樓價破頂的新不斷出現, 原來沽空樓市的感覺是不太好受的,  而最擔心的是破頂的單位不少是三房單位, 即是說換樓潮已經開始了!

10月中開始, 每個星期都安排睇樓, 初期遇到心水單位時, 都會以銀行估價去還價, 當然失敗居多, 而單位也很快被其他買家買入, 呎價不是破頂價也接近破頂價. 不單是買不到心水單位, 屋苑其他單位業主也會因有破頂成交而調高樓價, 最壞的是業主封盤, 買也買不到. 這個情況在之後時間不斷重覆, 正當打定輸數及考慮次一級屋苑之際, 收到代理通知心儀屋苑有一個景觀座向都滿意的單位放售, 不過業開的是分層破頂價, 由於之前在銀行做了預批, 知道自己的財務擔能力, 所以最終都開票簽臨約, 業主也作輕微減幅就成了.

雖然樓價是自己接受的上限, 但總算達到目標! 來年加油!

投資方面, 由於知道年尾需要大量現金, 在第三季已經暫停月供股票, 在第四季更沽出部分有盈利的股票, 留待2018年新居入伙後才增加股票, 增加現金流!

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月供股票 201705

恆指已經升到52周新高, 而我的月供組合亦有不錯的升幅! 一如以往, 我會將部份股票賣出, 只保留盈利, 收回投資本金, 最近賣出的股票是939, 保留盈利的股數已經多於七月中時所收取的股息, 變相提早收息, 而收回的投本金大約可一年月供股的投金額, 亦可令該本金暴露於股票間的風險大大減低, 自己的投資目的就是將自己有限的資金成本去儲蓄/累積最多的股票資產, 從而再產生股息現金流. 最重要當然是不要輸掉自己的本金, 作為投資行為, 風險管理比賺取回報更為重要, 簡單說就是寧願沒有回報也不要輸掉本金.

股票的股價幾乎每天都不同, 好容易令人[坐唔定]; 看看股王[騰訊], 當年招股價是HK$2.675 , 而現在股經過拆細後已升到二百幾元, 升值數百倍, 但當中有幾多投資者可以由上市持有到現在? 我相信當時的投者在股價升至一倍, 兩倍, 十倍時已沽掉,而當中有多少人會購回? 我相信很少人吧, 因為他們都覺得股價要跌多過他們的賣出價才算[].結果很多投資者都是就股價雖然升得很高但賺的錢不多! 而其他大型股票也有不少類似例子如,[領展]  [友邦] .

我認為月供股票真的很適合投資初哥及投資沒有方向的投資者, 在投資初期, 用恆心, 紀律, 耐性去累積股票資產, 當月供達三至五年, 我相信會對該支股, 股票市場,財務知識, 以致宏觀經濟的認都會增長, 到時候可以對月供股票進行優化, 如何進行就是投資初哥的升級試了!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轉載] 兩隻退休收息股票 - 股榮

神華(1088)突然派發大額特別息,令市場憧憬派特別息的股份身上。敲中這類股份,可遇不可求。接獲不少網民查詢穩定收息股,今期就以自身經驗講解月供股票的收息魔力。
大約五年前開始以月供形式買三隻股票,長江基建(1038)、領展(823)以及盈富基金(2800),前兩者每月定額各供5,000,盈富則以強積金形式月供。月供股票的好處是平均成本法,股價低的時間買多些,股價高就買少些。由2012年1月至今年1月為止,長建累計供了30萬、買入約5,403股,現價市值33.47萬。另一邊廂,領展同期累計供了30萬、買入約7,115股,現價市值37.67萬元,兩隻股票目前股息率分別為3.6厘及4.1厘。





長建領展派息遞增

兩隻月供股票,五年間賬面總回報約12%及25%,成績當然不值一哂。但月供股票的最重要原則,是揀到長線保持穩定派息、且金額遞增的股票,這樣買股收息,先稱得上過癮。五年前揀長建及領展,原因就是上述兩點。
長建自1996年上市後的廿年間,年度派息一年多過一年,就算是海嘯後,甚至乎是去年因脫歐公投令英鎊波動致純利下跌,派息亦只增不減。過去五年,連同將收取的2016年度末期息,累計有3.4萬元,單是去年度,股息有接近萬二元。月供股票,一開始收到的股息是有限,但時間越長,累積的股份越多,收到的股息亦以高速遞增。

比長建派息更絕的,是領展。2005年底上市後,合共派了22次股息,每次股息都比上一次為高,每股派息總額已經達到13.98元,已經超越十一年前的上市價成本。過去五年,我累計收到領展3.94萬元股息,最近一期收到中期息約8,000元,相當於第一次收到的十倍,這同樣是累積雪球效應下的回報及結果。連同股息,五年時間,月供長建及領展的回報是23%及39%。
坊間穩定且股息率高的股票還有很多,例如兩電一煤及港鐵(066)等,視乎各位如何衡量行業及政策風險。曾睇過中電股東名冊,持有十萬股以上的股東,竟然有數百位之多,以最新一年度每股派息2.8元,股息收入有28萬元。以目前市價,十萬股價值800萬,當然不可能一下子買起,估計大部份是累積回來的成果。很多人羨慕靠收息已經可以達成財務自由,但如果只想不做,日日在市場炒賣,結果顯而易見。

股榮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19970133&category_guid=15307&category=daily&issue=20170326

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家庭生活開支

有不少年青人剛出來社會做事都埋怨儲不到錢, 原因是初入職時薪金不高, 每月剩下來的錢已很少, 沒有欠卡數已經不錯了, 但不難發現他們儲不到錢可能與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這篇文章重點不在於此, 而是想討論當自己再因年紀漸長, 家庭責任漸大時, 儲蓄能力更難!

以自己, 兩孩之父作例子,太太全職照顧孩子,四人家庭一個月的開支如下:
信用卡數(大多生活開支都以信用卡支付)                                $ 10000-15000
供樓連管理費地租差响                                                            $ 11000
水電煤電視 上網                                                                      $ 3000-4000
供車,停車場及其雜費                                                               $ 10000
兩孩(K SCHOOL)之學費及興趣班費                                        $ 8000-10000
四老生活費(部分)                                                                      $ 5000
保險                                                                                          $ 2000

輕輕計算每月開支已經達五萬多元, 還未計算年中有一至兩次外出旅遊支出, 我相信以上開支在現今香港一般四人家庭是很普通, 試想想如果一個家沒有物業, 仍在租樓, 他們的確很難去儲蓄首期!

某程序上大多數的人都會以自己的薪金去消費/生活, 認識一位朋友, 他們兩夫妻都是專業人士, 也有兩個小孩, 月薪加起來應該超過十萬, 但他們都說儲不到錢, 原因都是生活開支應該跟我差不多, 不過數目卻大很多, 例如會租住市區三房單位, 月租達兩萬多, 會供一輛7人歐洲車連車位也達兩萬多, 又會請兩名家名外傭去照顧兩孩加起居飲食, 加起來相等於我的開支一倍, 那自然地也儲不到錢, 之所以在香港一對專業人士也埋怨那麼辛苦也得不到他們應得的東西!

 這篇文章想說出就是年青人不趁生活壓力不太大的時候好好計劃你的人生, 否則就會走不出老鼠圈的[遊戲]